
刘荣增
系别:农业经济
职称:教授,博士生导师
电子邮箱:rongzengliu@163.com
研究方向:中原农区发展、城乡融合发展
一、教育背景/工作经历
1、教育背景
1999.7-2002.9,南京大学,人文地理专业,博士
1990.9-1993.7,河南大学,人文地理专业,硕士
1986.9-1990.7,河南大学,地理科学专业,学士
2、工作经历
1993.7-1999.7,郑州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讲师/副所长
2002.7-2006.8,郑州市旅游局副局长
2006.8-2007.8,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高级访问学者
2007.8-2008.10,郑州大学商学院教授/研究所长
2008.10-2012.6,河南科技学院教授/副校长
2012.7-2016.6,新乡医学院教授/党委副书记
2016.6-至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授/副校长/副书记
二、主讲课程
本科生:微观经济、区域经济学、宏观经济管理
硕士/博士研究生:区域经济学前沿与进展
三、学术论文/著作
1、学术论文
在《地理科学》《城市规划》《城市发展研究》《城市问题》《经济地理》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,其中CSSCI来源期刊50多篇,代表性成果如下:
[1]刘荣增,何春.环境规制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门槛效应研究[J].中国软科学,2021,368(08):41-52.(CSSCI)
[2]刘荣增.美国城市可持续发展“认真度”评判与启示[J].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13,23(S1):23-27.(CSSCI)
[3]刘荣增.我国中西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[J].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1997,(03):20-24.(CSSCI)
[4]刘荣增,崔功豪.社区规划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背离与统一[J].城市规划,2000,(04):38-40+64.(CSSCI)
[5]刘荣增,崔功豪,冯德显.新时期大都市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研究——以苏州与上海关系为例[J].地理科学,2001,(02):158-163.(CSSCI)
[6]刘荣增,王淑华.经济发达地区开发区扩大对内开放问题的思考——以苏州市开发区为例[J].经济地理,2001,(01):52-55+60.(CSSCI)
[7]刘荣增.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与判定[J].城市规划,2003,(09):78-81.(CSSCI)
[8]刘荣增,穆岚.基于MWVD的中心城市扩展与城市群整合研究[J].人文地理,2008,(03):28-34.(CSSCI)
[9]刘荣增,李雪,何春.城市数智化转型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检验[J].城市发展研究,2025,31(01):6-11.(CSSCI)
[10]刘荣增,文慧敏,王淑华.郑州都市圈空间分区及优化研究——基于“三生”空间功能评价[J].城市发展研究,2023,30(03):1-6+23.(CSSCI)
[11]刘荣增,何春.财政支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[J].统计与决策,2023,39(05):146-151.(CSSCI)
[12]刘荣增,陈浩然.基于ANN-CA的杭州城市空间拓展与增长边界研究[J]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21,30(06):1298-1307.(CSSCI)
[13]刘荣增,黄月霞,何春.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制与实证检验[J].城市发展研究,2021,28(12):128-136.(CSSCI)
[14]刘荣增.城市扩张与经济增长质量的规模空间效应研究[J].求索,2020,(03):157-164.(CSSCI)
[15]刘荣增,陆文涛,杜力卿.基于ANN-CA模型的郑州城市空间拓展研究[J].城市发展研究,2019,26(12):77-85+49.(CSSCI)
[16]刘荣增,陆文涛.城市三重空间的划分与拓展——基于现代化都市圈理念[J].郑州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9,52(05):41-46+127-128.(CSSCI)
[17]刘荣增,何春.城市扩张对经济效率的影响[J].城市问题,2017,(12):20-25+32.(CSSCI)
[18]刘荣增.基于存量优化的城市空间治理与再组织——以郑州市为例[J].城市发展研究,2017,24(09):26-32.(CSSCI)
[19]刘荣增.河南省际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研究[J].河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7,57(02):22-30.(CSSCI)
[20]刘荣增,范琳琳.基于DEA的河南省区域经济效率研究[J].经济经纬,2016,33(06):7-12.(CSSCI)
[21]刘荣增.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城市增长管理协动研究[J].城市发展研究,2012,19(02):77-82.(CSSCI)
[22]刘荣增.中国城市化:问题、反思与转型[J].郑州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3,46(03):68-72.(CSSCI)
[23]刘荣增,王淑华.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[J].城市问题,2013,(06):18-22.(CSSCI)
[24]刘荣增,齐建文.豫鲁苏城乡统筹度比较研究——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[J].城市问题,2009,(08):53-58.(CSSCI)
[25]刘荣增.基于城乡统筹的城市群发展阶段划分与判定[J].统计与决策,2008,(13):38-40.(CSSCI)
[26]刘荣增,王淑华.城镇密集区等级研究[J].城市问题,2007,(12):12-16.(CSSCI)
[27]刘荣增.把城镇密集区率先建成城乡统筹示范区的构想[J].城市发展研究,2007,(04):100-104.(CSSCI)
[28]刘荣增.城市经济发展中特色经济与集群经济的关系——兼论城市园区经济建设[J].城市问题,2006,(03):59-63.(CSSCI)
[29]刘荣增.后郊区时代美国都市区空间马赛克结构的形成与管治[J].城市发展研究,2008,(02):68-74.(CSSCI)
[30]刘荣增.城市性格的挖掘与经营[J].城市问题,2005,(03):8-11+19.(CSSCI)
[31]刘荣增.我国城镇密集区形成与发展机制的历史演变探析[J].郑州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2,(04):65-68.(CSSCI)
[32]刘荣增.标本兼治:再论我国农民的增收问题[J].农村经济,2002,(07):1-3.(CSSCI)
[33]刘荣增.试析新经济增长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影响[J].经济经纬,2002,(03):33-36.(CSSCI)
[34]刘荣增.跨国公司与世界城市等级判定[J].城市问题,2002,(02):5-8.(CSSCI)
[35]刘荣增,朱继业,张京祥,等.苏州市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透析[J]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01,(04):289-295.(CSSCI)
[36]刘荣增.标本兼治:再论我国农民的增收问题[J].农村经济,2002,(07):1-3.
2、著作
[1]城市空间的拓展、治理与优化研究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22年.
[2]城市与区域发展机理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7年.
[3]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城镇密集区发展研究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1年.
[4]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.北京:经济科学出版社,2003年.
[5]中国城市增长管理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6年.
[6]区域经济系统论纲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1年.
[7]产业·城市·区域:关联与机理.郑州:郑州大学出版社,2004年.
[8]河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研究.北京:中国经济出版社,2007年.
[9]21世纪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制.郑州:河南人民出版社,2001年.
[10]河南区域经济开发研究.开封:河南大学出版社,1993年.
四、主持项目
[1]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研究(2006-2010)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,主持,8.0万元,2010年结项,等级“优秀”
[2]基于存量优化的城市空间治理与重构机理研究(2017-2021)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,主持,20.0万元,2021年结项,等级“优秀”
[3]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城市增长管理协动机理研究(2011-2015)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,主持,2015年结项,15万元,等级“良好”
[4]城乡空间优化与治理研究(2018-),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,主持,在研,100万
[5]新时代城乡空间协同治理与重构的机理与路径研究(2022-2024),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,5.0万元,主持,2024年结项,等级“优秀”
[6]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(2025-2026),河南省软科学项目,3.0万元,主持,在研
[7]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河南实践研究(2017-2018),河南省社科规划委托项目,2.0万元,主持,2018年结项,等级“良好”
[8]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增长管理研究(2016-2020),河南省“四个一批”人才项目,5.5万元,主持,2020年结项,等级“优秀”
[9]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,河南省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(2011-2013),2.0万元,主持,2013年结项,等级“优秀”
[10]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目标模式研究(2000-2003),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,2.0万元,主持,2003年结项,等级“优秀”
[11]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与对策(2004-2006),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,3.0万元,主持,2006年结项,等级“优秀”
五、社会兼职
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
河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、党委书记
南阳高质量发展智库专家
六、荣誉/奖励
1、荣誉
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
中原千人计划领军人才2018年
河南省高层次人才B类2020年
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2010年
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2年
河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特聘专家2018年
河南经济学者2021年
河南省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2017年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2019年
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2016年
地理与地质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21年
2、奖励
[1]《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研究》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(独立完成),2004年
[2]《中国城乡统筹:基于城市增长管理视角》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(第一作者),2014年
[3]《区域经济系统论纲》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(第一作者),2012年
[4]《基于城乡统筹的城镇密集区发展问题研究》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(第一作者),2011年
[5]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竞争力研究(研究报告)获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奖二等奖(第二作者),2014年
[6]《河南区域经济开发研究》获河南省人民政府实用社会科学一等奖,1993年
[7]“我国中西部地区乡村城市化问题与对策”获河南省人民政府实用社会科学二等奖(第一作者),2000年
[8]《城市与区域发展机理》获第七届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三等奖(第一作者),2023年
[9]《产业城市区域:关联与机理》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(第一作者),2005年
[10]“环境规制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门槛效应研究”(论文)获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(第一作者),2021年
[11]“‘双一流’背景下地方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核心问题研究与实践”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(第一作者),2022年